English

积极推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梁金泉
2001-04-03 来源:光明日报 张雨福 我有话说

张雨福:近年来,全国工商联一直在积极推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其意义何在?

梁金泉: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中央交给我们工商联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已经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现在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据统计,我国现在的民营企业已经有150多万户,从业人员2000多万,个体工商户3200万个,从业人员6000多万。做好这么一个大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用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新的手段。我们前一段的实践证明,通过推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这一载体,在工商联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往来的桥梁。它把工商联的工作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企业文化这个企业家、企业职工和工商联工作人员都能参加的一个结合点,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要求,变为企业和企业家自己的行为,这样就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了实处。因此,全国工商联正式做出决定,把推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摆上各级工商联组织的议事日程。

张雨福:你们已经在武汉、成都开过两次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会,马上还要在温州开研讨会。以后还将在西安和长春开研讨会。企业家都是大忙人,但我接触过的几个民营企业家热情很高,这是不多见的。为什么?

梁金泉:面对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面对高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面对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形势,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征程,有人称之为二次创业。他们的当务之急就是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而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这正好适应了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通过研讨会把企业家前一段的经验加以总结交流,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而且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参加研讨会有助于企业发展,企业家自然会热情高。我们已经开过的两次会,很少有人走掉,会场里也很少听到电话铃响。

张雨福:你们在研讨会上是什么角色?

梁金泉:配角。民营企业家是主角,企业家自己发言,自己总结,工商联只管搭台,搞服务。我们要求各地推荐有实力、有独到见解、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有成绩的企业家参会。各级工商联协助这些企业家提炼出最具企业鲜明特色的精粹案例,认真准备有关企业文化的各种交流资料,包括企业的报纸、刊物、CI策划、声像资料、图片等。企业家们都是有备而来,他们把自己在创业中的感触、疑惑、经验和盘托出,互相交流、争论,面对新的形势,坦诚地介绍自己今后的发展思路。当然,会上有很多思想交锋。真理就是在辩论中产生的。企业家的提问大多一针见血,回答的人也都实实在在。例如,我们在成都会议期间,在新希望集团开了一个专场交流会,新希望有许多成功的经营,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大家一点也不客气,坦率地给他指出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务实可行,非常友好。刘永好深感对自己的启发很大。企业家的很多发言确实非常精彩,例如,尹明善介绍他们重庆力帆轰达集团公司的经验时说,企业文化对内是凝聚力,对外是竞争力。他们经常以浅显易懂的标语语言,展现企业精神,凝聚员工力量,警示不良动向,这种做法使很多人从中得到启发。

张雨福:过去,不少地方的思想政治工作搞灌输方式,效果不好。你们的方式真正是“自己教育自己”,生动活泼,可以说开创了一种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据你了解,目前企业家们对什么最关切?

梁金泉:形象和信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们已经认识到,求生存、求发展,急功近利是不行的,唯利是图也是走不通的。要成就大业,不仅要勤奋刻苦,努力创新,还要守法经营,善待员工,诚实劳动,注重信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认可程度往往决定着企业发展的空间和前途。因此,通过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家提高自身素质,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民营企业家肩负着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双重历史重任。民营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细胞,民营企业的兴衰,不仅是一个企业家的荣辱与盈亏,还牵涉到与之共同奋斗的一个群体,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我强调中国的企业家特别要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

中国民营企业植根于中国大地,必然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更强调以人为本,更突出人在企业中的作用,更注重创新,更注重发挥合力。因此,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强大的社会生产力。我认为,丰富多彩的民营企业文化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宝藏。充分地开掘它、利用它,无论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促进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